
《青春》2019年第7期
发布时间:
2019-09-18 08:48
第七期目录
大家访谈
池莉:写作即担当,《大树小虫》本身就是量子纠缠 | 陈曦
苏童:竭尽所能保持文学高贵的表情|何同彬
小说
石刻马 | 邝立新
百岁寿宴 | 凤凰求雨
栖霞作协小说方阵 | 千屈菜 姜淼 高低
谷昊 曹光贵 刘跃清
六合作协小说方阵 | 满震 方塘
韩东读诗
余幼幼的诗 | 余幼幼
栖霞作协诗歌方阵 | 王德安 方政 杜怀阳 赵家宝
王建国 王晓辉 殷荣海 周根红
肖福民 孙才宝
浦口作协诗歌方阵 | 徐少有 王美云
美文
栖霞作协美文方阵 | 管秋惠 王霞 罗正斌
邹世奇 傅长胜 王国樑
陈剑 严严 曹德强 张军
浦口作协美文方阵 | 张圣香 刘鹏 袁传宝 夏博
六合作协美文方阵 | 汤惠民 赵启杰 裘令梅
评论
项羽垓下溃围至乌江自刎谜团解析 | 郑晓明
何谓良宵
——读朱婧《那般良夜》 | 李振
反复的艺术
——满震微型小说集《夜色多么好》 | 袁明蚌
信息:第二期“青春文学人才计划”签约仪式
《青春》7月刊:写作即担当,竭尽所能保持文学高贵的表情!
当读者朋友收到这一期刊物,可能会觉得有些异样,栖霞作协小说方阵,浦口作协诗歌方阵,六合作协美文方阵是怎么回事?是的,经过半年酝酿,我们这一期的主题,正是“南京作家作品专号”。《青春》是南京市属副省级文学期刊,在坚持“扶持青年作者,为无名者铺路”的办刊方针同时,她还承担着扶持地方文学爱好者,向全国读者展示南京本土作者文学创作热情和成果的任务,所以,有了这期作品专号,并推出郑晓明先生文史长文《项羽垓下溃围至乌江自刎谜团解析》,反应当下农村生活图景的小说《百岁寿宴》等重量级作品。
本期“大家访谈”对象为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和池莉,他们在写作初期都与《青春》杂志有着不解之缘,谈及文学写作也阐述了各自独到的见解。苏童认为文学期刊虽然不再是作家们成名成家的唯一平台,但它对于任何一个作家而言,仍然是一个最安宁的港湾或者归属。一本好刊物,不需要迎接挑战,它应该是挑战者。只要生存着,它就应该竭尽所能保持文学高贵的表情。池莉则认为她不一定要有什么经历,虚构是其小说的本质,她力求的是神似。她的写作要旨都是怎么活着,或者怎么死去。她反叛那种假大空的宏大话语,要说中国普通人的真实话语。当初年轻的池莉,最强烈的写作需要就是: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学,每一个人都可以说自己的话语!其新作《大树小虫》的语言,就是一场革新乃至革命。动词动词更动词,好读好读更好读,可视可视更可视。她本人将此比喻为量子纠缠。
对《青春》杂志,苏童寄语希望《青春》永葆青春。池莉则对青年作家的写作状态提出这样的希望:写作不应该有任何条条框框,年轻人能够尽情感受、尽情写,这才是文学的良好生态。因为写作本身就是担当,作家这个职业符号就是担当者。
邝立新的《石刻马》是一篇关于亲情的小说,笔者以隐喻的手法将母亲化身为石刻马,全篇似乎在描述主人公回到老宅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现实事件,石刻声、半身像、童年记忆中的不确定性都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感。正当故事发展到关键节点,突然笔风一转,故事戛然而止,原来这一切只是一场梦。
栖霞作协小说方阵中的《一人食》同样是一篇亲情类小说,只是它传达的是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与关怀,父爱的细腻通过“网络直播”这一媒介映射到儿子身边,所谓的陌生人其实是最亲近的家人。六合作协小说方阵中的《我有一个梦想》是一个不难实现却一直未能实现的梦想,梦想最终的忘记也是主人公对婚姻的另一种妥协,这篇短篇小说简单、有意思、更有些讽刺。
韩东读诗栏目主推余幼幼的诗,她的姿态独立,风格奇谲,自成一路。并且,余幼幼的写作仍在变化之中,充满了新鲜和刺激的能量。这是一个可以严重期待的面向未来的诗人,也许你看见的就是一个大诗人的年轻时代也未可知。
石刻马
天色将晚,李海军本想去酒店住。他心中犹豫,不如今晚就回镇上。回去住哪里?老宅多年无人居住,恐已成废墟。他有些不由自主。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,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。车到半路,天空几乎全暗下来。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。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、山岭,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。他感到轻微不安。事已至此,非回去一趟不行……
何谓良宵 ——读朱婧《那般良夜》
小说反复写到母亲离家那晚的场景——“父亲坐在沙发上静默,他抬头看我,他同我说,你的妈妈不见了”;“他让我去睡,我却坐到另一侧沙发,同他一起在幽暗的客厅里久长地静默”;“我们一大一小沉默坐在这客厅,如遗落在荒原的复刻的两座石像,不能多一点言语或者行动”。“静默”或“沉默”无疑是对这种状态最好的修辞。这里没有天塌地陷的震惊或慌乱,有的只是不适和无措。作者用这个状态几近完美地展现了父女二人的心理,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,但又来得猝不及防,好似事态并非多么严重,然而变化又将不可避免地到来……
单期杂志订阅链接:
https://weidian.com/item.html?itemID=2528735718&spider_token=34f4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- 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服务热线
0519-86162321
关注我们
微官网
获取更多资讯
- 返回顶部
地点: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街53号 电话:025-83283881 传真:025-83283881 邮箱:njcbjt_zhb@163.com



苏ICP备案号: 苏ICP备1303121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 SEO标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