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青春》2019年第6期
发布时间:
2019-09-18 08:46
第六期目录
大家访谈
于坚:写作就是对语言的回忆 | 傅元峰
小说
戒指 | 巫昂
销铁 | 李官珊
丹青 | 罗建森
果壳形状的悲伤 | 金晖
熔断 | 沈屠苏
在海边 | 杨奇
邻居 | 景亚杰
高校文学社团联盟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海文学社 | 鸿安 逝水 蒋娜
韩东读诗
何小竹的诗 | 何小竹
大学生诗页 | 子需 程陌 宗城 陈钰鹏
赵浩 七月 三白 李亚峰
诗歌·云阵 | 卢鑫婕 田蒙可 禾川
美文
童年小工 | 陆崇华
评论
创意写作与毕飞宇的《小说课》 | 黄平
铜哨声声动心弦
——读邹雷的长篇儿童文学《铜哨声声》有感 | 朱昱熹
根据读者需求创作
——《铜哨声声》背后的故事 | 邹雷
《青春》6月刊:写作就是对语言的回忆
本期“大家访谈”对象为著名诗人于坚。于坚在访谈中聊及纯粹的青春;诗歌最初的发表方式和汉语是谁。其中关于对汉语的理解,他表达了对汉语的不断深入带给他的力量,并提出在《青春》发表的《莫斯科札记》其实就是对语言的回忆,因为他的写作总是有一种田野调查的基础,于坚只写自己经验过的,看见的,他不喜欢想当然。正如契诃夫所说:“如果一直坐在家里,我现在会是怎样一个没出息的东西啊。旅行之前,《克鲁采奏鸣曲》对于我曾是一件大事,而现在,它在我看来十分可笑,而且显得愚蠢糊涂……”语言是生活和细节贡献的,写作则应该对自己时代的事有个交代。这就是诗人于坚的切身感受。
李官珊的《销铁》是一篇带有悲剧色彩的寓言体小说,情节的推动极具讽刺意味。全篇以铁匠铺为剧情发生地,分为铁匠师傅结缘裁缝女儿——师傅离家寻青龙,师娘坚强支撑匠铺——军队洗劫小镇——小镇再次骚乱,全城铸铁墙——师娘生祭铁炉五个阶段描述铁匠铺的起落沉浮,侧面凸显了核心人物——师娘的沉稳与正义。“门城,铁销,我们谁也活不了。”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,她心如明镜。此处正应和题名《销铁》,最终师娘以生祭的悲壮牺牲完成销铁,挽救了全城铁匠,更激发潜藏在徒弟内心深处的力量,结局象征雌雄、天地、冷热、正邪的青龙复归炉火,暗含了中国万物归一的传统思想,所谓:“玄生万物,九九归一。”
“在场写作”栏目,刊发了罗建森的《丹青》。小说主要以四位主人公陈宛仲、陈宛伯、周蓝青、周丹赤的视角书写了父亲压制下的爱情以及男女主角的心路历程。篇名《丹青》是绘画的代名词,也是两位女主角的名字,具有浪漫主义的情调,是美好爱情结局的蓝图。小说中不断插叙宰杀公鸡的故事情节,让人不禁联想到被三女儿戏称“老公鸡”的父亲,这也为两个儿子最终冲破父亲的枷锁,勇敢奔向爱情的结局做了戏剧性的铺垫。小说立意深远,言辞通俗又优美,尤其是对溪水的描述:“隐没在层叠的林间,淙淙地在绿荫里蜿蜒,是轻快的样子。两岸的岩石光洁宽厚,背阴处生满了地衣苔藓,葱葱茏茏地抬着脑袋,摸起来是一种绵软的触感。溪水是透明的,水底的乱石鱼虾看得一清二楚,也因它是透明的,于是像一面灵巧的镜子……”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。
韩东读诗栏目主推何小竹的诗。何小竹是1980年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“非非”的最重要的诗人,是“废话写作”最坚定和最完美的实践者。从某种角度说,正是何小竹的诗歌写作使“废话”理论不至于临空蹈虚。他是这一诗歌理论的因,而非果。也就是说,正是由于何小竹等诗人的异质写作,“废话”理论才得以构建并最终完成。
何小竹的写作是自由的,也是严谨的,不仅使现代汉语诗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理论思考得以成立,其作品也作为某种范本引发了大规模的模仿。这一切得益于何小竹对日常生活的超凡敏锐,得益于他对现代汉语特别是普通话天才式的把握。当然,最关键的还是得益于何小竹的坚持,三十年如一日不卑不亢,不骄不躁,以自己认定的方式书写他个人的“史诗”。无意之间也成就了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经典。
熔断
教授故弄玄虚地叹气:“看来还不够。”这时幕布的反射光爬上他的鬓角。顺着他的视线,我看到影片中的奎德渐渐寻回可怕的记忆,他的妻子洛瑞比记忆还要可怕,竟带人追杀他!无须大骇,剧情进一步交待,洛瑞是火星独裁政权安插在奎德身边的间谍。
我有点开悟了,瞅向树熊。她预感到我目光将至,眼眶先红……
邻居
俞雯无法说服自己不理那件事,决定到对面一探究竟。农历六月十九,漆黑的夜晚。她来到墨绿色的铁门前,抬起手,又缩回去,然后轻叹了口气,在过道里走过来走过去。
楼层是一梯两户型的,她和父母住在三楼右侧,左边住着柳莹莹。柳莹莹今年三十岁,偏瘦,有一头浓密的齐肩发,发梢微卷,眼睛像深潭里的水又黑又亮,眉毛也修长。平心而论,她挺漂亮的。只是俞雯每次碰到她,她看上去都很憔悴。跟她打招呼,她就挤出微笑,或点点头。
今天下午,俞雯在院子里,看到一个男人尾随着柳莹莹上了楼梯。那张熟悉的面孔像一个导火索,把俞雯脑海中半年前的记忆碎片重组起来,引爆了……
单期杂志订阅链接:
https://weidian.com/item.html?itemID=2528735718&spider_token=34f4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- 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服务热线
0519-86162321
关注我们
微官网
获取更多资讯
- 返回顶部
地点: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街53号 电话:025-83283881 传真:025-83283881 邮箱:njcbjt_zhb@163.com



苏ICP备案号: 苏ICP备1303121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 SEO标签
